专栏语:苏州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秀美河湖是诗画苏州最美的生态底色。近年来,苏州全面深化河湖长制改革,推进建设幸福河湖,水环境整体质量日益提升,涌现了一批如七浦塘、元荡、长漾、金鸡湖等特色鲜明、亮点凸显、群众认可的典型标杆,让幸福河湖串起满城幸福,勾勒出了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家门口的幸福河湖成为百姓亲水乐水、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名城苏州网联合“苏州水务”开设《爱上“河”的N个理由》栏目,邀您步入一段独特的江南水乡之旅。这里,古桥如虹卧波,文化沉淀如墨染水,每一篇稿件都是一幅生动的风物志,诉说着二十四幕水岸风情。不论您是摄影爱好者、健身达人,还是寻求休闲的都市人,这里都有您的专属理由,爱上“河”,从这里开始。
有这样一条河,它稳居于苏州古城的轴心,串联起千年的繁华与柔情,悠悠岁月在水波中悄然流淌,缓缓诉说着古城记忆,静待一场动人相遇。
《爱上“河”的N个理由》栏目推出“文化寻踪篇”,邀您来到身边的幸福河湖——平江河,相约一同入画江南,感受水韵姑苏。
依傍平江路西侧纵贯南北的苏州古城内第四直河北段称平江河,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河道之一。全长约1740米,平均宽度约8.39米,水域面积约为14.6万平方米。平江河两岸支河众多,水网发达,为苏州市腹部一条重要的引排调节河道。平江历史文化片区幸福河湖群河路并行,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河湖群。平江河和平江路的宽度几乎相同,河上石板小桥古亭,河旁粉墙黛瓦,给人以疏朗淡雅之感。
古城有姑苏,姑苏看平江。一条平江河,十三座布满历史痕迹的古桥,还有众多带着人文记忆的古井,宛如灵动的生命线,让这座古城依旧保留着它的原汁原味。
漫步在平江路,平江河如影随形,石板小桥横跨河面,造型古朴典雅,河旁的民居错落有致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晕染开的水墨画,充满了江南水乡独有的温婉气质。
偶有一艘摇橹船缓缓驶来,船桨划破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若是恰逢一场细雨,整个平江河便被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诗意氛围令人沉醉。
平江河的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风光,更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河就有桥,桥是体现水城风情的重要景观,也是姑苏古城的历史见证。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著名诗句。河上那一座座桥梁,宛如一本本打开的史书,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思婆桥、寿安桥、雪糕桥等桥梁,早在宋《平江图》中便有记载,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它们依然坚守在原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走在桥上,仿佛能听到古人的脚步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站在桥上,俯瞰平江河的美景,尽收眼底两岸的古街古巷、绿树繁花,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图。
如果说小桥架起了绵柔的水乡,街巷则构成了繁华的市井。沿河两岸散射出的许多小街巷,被风雅的文人赋予了美丽的名字——大儒巷、中张家巷……这些具有浓厚吴越韵味的小街巷,道尽了苏州的风情岁月。平江古巷犹如一座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带着深刻人文记忆的古代遗产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脉。它是姑苏精致生活的一扇窗户,原住民的市井烟火和吴侬软语传递江南水乡的宜人风情。
平江河水清如镜,“果冻河”成为了居民和游客心目中的 “网红打卡点”,这与苏州水环境治理的努力密不可分。
平江河已然成为苏州古城的一张亮丽名片,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这里不仅是闪耀的生态明珠,更是抚慰疲惫心灵的港湾,驻足于此,平江河的时光将为你停留片刻,共同书写独属于你们的姑苏记忆。
部分来源:苏州姑苏发布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