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新华日报》关注!高品质就业服务阵地建到百姓身边
时间:2023-12-22 15:34:08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发布

《新华日报》聚焦唯亭街道加快完善“123”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特别报道《高品质就业服务阵地建到百姓身边》。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运行,一头连着民生保障。在阳澄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唯亭街道,苏南乡镇扎实的经济基础催生了庞大的就业需求和用工需求。如何服务好居民就业、企业用工,成为摆在唯亭人面前的必答之题。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一主两副”空间格局中“阳澄南岸创新城”副中心的核心区域,唯亭街道近年来积极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加快构建和完善“123”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引导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最近,随着唯亭人力资源产业基地以及园区首家零工市场——阳澄南岸零工市场在街道启动运营,一系列新的探索逐步展开。

把就业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如何真正帮扶困难群体?送钱,送物,可能都不及送一份适合的工作。当前,唯亭街道把促进就业再就业和推进全民创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和完善以“一个阵地、两个市场、三个中心”为主要载体的“123”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即唯亭人力资源党群服务阵地、阳澄南岸零工市场和唯亭人力资源市场,以及唯亭街道就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中心、培训服务中心。

今年10月,唯亭人力资源产业基地暨阳澄南岸零工市场启动,总建筑面积达3300平方米,将“一个阵地、两个市场、三个中心”的功能统筹到这一实体化载体中来,集就业招聘、职业指导、创业服务、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服务为一体。作为街道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同时也是街道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平台,该基地实行市场化运作,由唯亭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以“立足阳澄南岸、服务幸福唯亭,面向园区、辐射苏州”为战略目标,全力开展群众就业帮扶、企业劳务用工、创业孵化培育等工作。

“事实上,现在市场化的招聘平台很多,能够提供和交换海量的供需信息。作为一家街道层面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我们对接的资源相对有限,流量也不及市场化平台,但我们的优势在于,离基层更近,离百姓更近。”唯亭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锋说,“依托社区网格等工作,我们可以最先知道百姓需求,最快提供就业帮扶,真正把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特别是针对一部分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较弱的困难群体,我们不仅不会放弃,反而会更加关注。”

在唯亭街道湖滨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设立,将街道“123”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所有职能下沉至“最后一米”,将就业创业、社保咨询、劳动维权等基层业务与社区网格紧密结合,推动人社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家门口覆盖、向重点群体扩展。

目前,湖滨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已对社区适龄劳动力进行了3次排摸工作。说起这些情况,服务站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社区有2023年毕业的园区户籍高校毕业生12人,已全部实现就业;享受创业社保补贴5人,一次性创业补贴4人;登记失业人员20人,五类重点人员3人。针对重点人员,服务站已开展就业援助服务3次,并在“省人社一体化经办平台”里做好就业援助登记。

“我这样的年龄,这样的家庭情况,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很不容易,因此我很感谢就业服务站。”李素芳今年48岁,离异后独自抚养两个上中学的孩子且因身体原因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此前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是典型的“4050”人员,也是街道和社区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对象。

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她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做了登记。“没几天,服务站就给我回电话了,推荐了一份企业保洁工作,离家近,时间也相对自由。”李素芳很满意,并在入职前接受了技能培训,她说,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应该认真对待。

 

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差异服务

什么样的人群最可能需要就业服务?唯亭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判断,认为困难就业群体通常包括“4050”人员、高校毕业生、新业态就业人员等几类。但他们就业难或未就业的背后原因却各不相同。“4050”人员,即40岁以上的女性、50岁以上的男性,这一群体正处于劳动年龄段,通常也有着较强的就业意愿,但却受限于自身技能单一、可支配时间少等原因,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高校毕业生很多则是不急于就业,或是对工作岗位要求较高,抑或有创业打算。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换工作的频率相对较高,对就业服务同样非常迫切。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我们也应当提供差异化、多元化的就业服务。”李锋说,就业服务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搭建交流平台、交换供需信息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相比较市场化的招聘平台,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公益性就业服务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

针对“4050”人员,唯亭街道通过各社区“红管就业”服务通道,设立就业帮扶岗 30 个,做好公益性岗位招募;另一方面,街道定期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公益培训,帮助相关人员提高业务技能和求职竞争力,用更具人文关怀的服务,兜牢民生底线。

针对高校毕业生,唯亭街道首先做好引导服务工作。唯亭本地青年顾某2021年6月从一所重点高校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引导他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后再择业,并为他重点推荐了几个工作岗位,希望他把握机会。在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开解下,小顾重新振作起来,最终通过考核进入浅水湾商业街服务站工作。小顾说,虽然现在的工作岗位与自身需求还有差距,但他也深刻认识到,年轻人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脚印,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在完成常规就业服务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唯亭街道着力强化高品质创业服务,依托人力资源产业基地构建创新创业新载体——创业孵化中心暨众创空间·“唯才汇”,设有独立办公室、共享工位、智能会议室、小型路演区及公共休闲服务区,致力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开放式创业服务平台,打造独具特色的青年创业生态圈。

针对新业态群体就业,唯亭街道创新灵活用工模式,依托阳澄南岸零工市场,设置柜面服务区、求职招聘区、特色功能区等,并于每周二、每周五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同时还联合街道司法所、唯亭派出所、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劳动监察大队成立“澄南就事”调解工作室,设立党员先锋岗,面向零工市场内众多入驻企业以及就业者提供一站式人民调解法律服务。

 

开拓岗位资源实现供需双赢

百姓要就业,工作岗位从哪里来?如何服务好辖区内的用工企业?这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这项工作中的“硬币的另一面”。唯亭给出自己的答案。

一批唯亭本地重点企业成为唯亭人力资源产业基地招聘会上的常客。

苏州工业园区艺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作为在唯亭深耕多年的民营企业,艺达精密主营业务为精密机械零部件研发和制造,对普通操作工有长期而稳定的需求。这两年,企业稳步发展,订单增加,招聘需求也随之而来。

依托唯亭人力资源产业基地这一平台,艺达精密通过人才市场、社区招聘会、线上招聘等多种渠道,实施点对点招聘。企业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几乎每次都会拿出约30个岗位,既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又为附近百姓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多赢。

一批在唯亭人力资源产业基地落户、孵化、成长的创业型企业,未来有望“反哺”。

“对初创企业来说,最关键的是先拉起一支核心队伍,在这里,原本繁琐的招聘事宜变得非常省心。我也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快速成长,将来为唯亭人力资源产业基地提供岗位。”38岁的安秋芳是土生土长的唯亭人,此前在一家广告设计公司担任业务总监,同时自学了广告设计、视频制作等技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了解到街道扶持年轻创业团队的相关信息和政策,她将自己创业的“第一站”锁定在唯亭人力资源产业基地内的创业孵化中心。通过反复沟通和层层评审之后,安秋芳带领团队顺利“安家”,成为创业孵化中心暨众创空间·“唯才汇”首批入驻企业之一。

此外,唯亭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还通过加强党建联盟单位合作,通过扩大红色“朋友圈”争取更多岗位资源,努力打造老百姓身边的高品质就业服务阵地。

风起阳澄,花开海棠。唯亭街道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民生为中心,全力打造“阳澄南岸创新城”就业创业服务新样板,大力推进包括就业创业服务在内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致力打造高水平、现代化的城市治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让“北部新中心、幸福新唯亭”实至名归,为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高质量发展答卷添上精彩一笔。

 

来源:《新华日报》

责编:蒋佩玲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