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探访“最美基层河长”|苏齐芳:打造名人水街,滋养美丽东林
时间:2023-05-26 16:50:25 来源:

  江河湖海,水陆萦回,构成了粉墙黛瓦的苏州。河湖是苏州的灵魂与命脉,是支撑苏州“美丽幸福新天堂”的生态本底。近几年来,苏州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家门口的小河“水更清了、岸更绿了、景更美了”
  美丽河湖画卷在苏州全域铺开,离不开这群人的努力与付出。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在苏州大大小小河湖边上,都立着一块河长牌。正是每位河长守水有责、守水尽责,才有了我们享有的幸福美丽河湖。今年,我们将开展“最美基层河长”“最美民间河长”探访行动,挖掘他们与河湖的故事,看他们是如何做好河流“健康守护人”的。

  今天,我们探访了基层河长苏齐芳,一起来了解他与河湖的故事。

苏齐芳,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党委书记,村级河道河长,责任河湖:柿子浜、荷花池、侯塘、新开河。

  初夏时节,走进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金黄遍野的麦田与清澈见底的河流交相辉映,一条条河流将田园风光、生态果园、乡村驿站等一帧帧独特的乡村风景串联成美丽画卷。

  苏齐芳的责任河湖都在东林“味稻公园”内,这些河流与田野紧密相依,是东林“循环生态农业”的生命源泉。苏齐芳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水稻喝上纯净水!”

  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为让农田喝上“纯净水”,苏齐芳对柿子浜、荷花池、侯塘、新开河等4条河进行名人水街项目改造。从源头抓起,实行“一根草、一片田、一头羊、一袋肥”的循环模式,对农业污染源、畜禽粪污进行彻底改造循环利用,与上海同济大学、苏州农科院等高校合作,制定科学治理方案,通过优化组合生态沟渠、生态滤地、水质净化等生态工程措施,构建水稻种植面源污染生态减排系统,确保流入到河流的水质达标。

↑荷花池前后对比

↑侯塘前后对比

  “生态治理,不仅要清,还要有生物多样化”苏齐芳说道。名人水街项目还建造了7.3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2公里的生态木桩、1.2公里的水上步道、800米的水上长廊、4座景观桥、生物多样性修复蛙类繁殖基地,使东林村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A56A8368

  集生产、生态、农旅于一体的沉浸式情景文化水街为东林村吸引了不少游客。村民们也切身感受到村里的河道比以前更干净了,河岸也变得更美了,村庄整体的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河道治理并不是终点,良好水生态环境的保持离不开对河道的长效管理。苏齐芳不仅自己定期开展巡河工作,还会定期组织联合整治、不定期开展志愿者整治活动,积极运用各种平台和形式,加强对治水护河工作的宣传,让村民积极参与到爱河护河行动中来。

  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在苏齐芳的带领下,东林村的河水清澈见底、美景无处不在。

责编:蒋佩玲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